華府看天下:京畿國道495以內
2008-12-19 中國時報 【傅建中】
凡在華府住過的人都知道,美國首都的一條高速公路是國道四九五,大家管它叫Beltway,因為這條公路成環形帶狀(見圖,路透),它圍繞著華盛頓特區近郊的馬里蘭及維吉尼亞兩州,京畿就是Beltway的內環,所以有Inside the Beltway之說。這話意思是Beltway以內都是政治和權力的角逐,也就是美國權力政治的大本營及核心Beltway之外,即可遠離政治和華府政壇上勾心鬥角和彼此傾軋。
美國許多政治人物包括總統在內,對華盛頓極為反感,他們甚至以反華盛頓(anti-Washington)的姿態進入華府政壇,可是到頭來,他們不是鎩羽而歸,就是成了華府當權派(The Establishment)的一員。
也有的人未踏入華府政壇前,日子過得好好的,可是一旦進入權力中心後,反倒無法適應,最後把命都賠上了。最顯著的例子是柯林頓當政時的白宮副法律顧問福斯特(Vince Foster)。此君是小柯幼年時的玩伴和鄰居,也是阿肯區州的名律師。小柯的太太希拉蕊進入法律事務所工作,即是福斯特雇用的。不難想像,福斯特和總統夫婦有如此親密的關係,自是權傾一時,豈知工作壓力太大,他主管白宮重要人事任命的審核,每逢他已核准的人事案遭國會打回票時,他即自責甚深,久而久之,得了憂鬱症。偏偏保守卻影響力極大的《華爾街日報》,連篇累牘的為文攻擊福斯特,使福氏為之身心崩潰,終於走上自殺之路。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日那天被發現陳屍於華府市郊的喬治華盛頓公園大道上,福斯特是以手槍射殺自己,此一事件震驚全美,而且引起諸多揣測,甚至有福斯特和第一夫人希拉蕊有不尋常關係的流言。警方三番兩次的調查報告都說福斯特自殺身亡,可是對於自殺的原因,則語焉不詳,故至今外界仍有各式各樣的「陰謀論」之說。無論如何,這是Insied the Beltway的一大悲劇。福斯特才活了四十八歲,一個英年有為,本來前程似錦的生命就此終結。
Inside The Beltway好比錢鍾書的小說「圍城」,在城外的人拚命想擠進去,而裡面的人則想出去。但Beltway之內則天天上演著權力遊戲,敗下陣來的人,或遭逐出,鬱鬱以終。也有些人嘗到權力的滋味,走上了不歸路,從此在Beltway內載浮載沉,多以擔任顧問(consultants)或說客、或政治掮客為生。
Beltway並不大,跑一圈不過六十英里,交通不擠的話,一個鐘頭就可從頭跑一圈,這Beltway因是環狀,永遠都不會讓人迷路,最壞的結果是跑一圈(六十英里),仍回到原點。多年前,台灣有位派駐華府的官員,因駕車技術欠佳,往往錯過一個出口(exit)後,就繞著Beltway開一圈,再回到應走的出口,如他到朋友家作客,遲遲不見人影,主人就知他必是錯過了出口,繞圈子呢,只好耐心的等他了,像這樣的人,要在Beltway內生存,確實大不易。幸好沒多久他即被調離華府了。
布希政府即將下台,許多當朝一品都將遷出Beltway,歐巴馬上台後,必有一批新貴遷入Beltway,美國的政治,就像走馬燈一樣,圍繞著Beltway轉動,說來不過是六十哩的範圍,卻可影響每個美國人的喜怒哀樂和世界的脈動,乃至人類的命運,無論是韓戰、越戰和現在的伊拉克戰爭,都是在這六十哩方圓之內決定的。這Beltway真是牽動著整個世界,這大概就是毛澤東所說的:「小小環球,同此涼熱」了。
華府看天下:京畿國道495以內
Moderator: 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