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一家親 別再炒省籍啦
【聯合報╱鄭鑑揮/退休人員(新竹市)】 2009.03.24 04:47 am
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來看其他的人。我是在客家莊長大的閩南人,我記得父親會私底下叫客家人「戇客仔」。客家話是我的第二母語,朋友都不知道我是閩南人,因此有時候會在我面前罵閩南人是「河洛屎」。
客家人稱男性外遇的情婦為「河洛嬤」,閩南人稱女性外遇的情夫為「客兄」,客家人則稱為「客哥」,聽說它源自於一位客家男性和閩南女性的偷情,由此可見男女的愛情本無族群的隔閡。
客家人稱外省人為「阿山仔」,那個「山」是指「唐山人」。早期我們所認識的外省人大都住在破爛的眷村,鄉音重嗓門大,「阿山仔」多少帶有輕視之意。反過來大陸失守,撤退來台的高級官員、知識份子,看沒受教育、粗俗的台灣低下層是「台巴子」。
小時候,市場上有時候會有紋面的原住民賣野生的芋頭,甚至賣鷺鷥(本省人視鷺鷥為益鳥,是不捕捉宰殺的),我們稱他們為「番仔」。連早期的白人,也被漢人稱為「番仔」。火柴叫做「番仔火」, Tomato叫做「番茄」,漢民族把不合自己禮教和風俗習慣的人統稱為「番」。
我爸爸是個受日本教育的警察,他說日據時代里長被私下叫「九塊九」,他說日本人是「狗」,里長是日本的走狗,一隻狗命令一隻走狗為他辦事,故稱為「狗箍狗」,閩南話諧音是「九塊九」。
我的外省國文老師曾說過,他們抗戰的時候撤退到四川,四川人叫他們為「江下人」或「腳底下人」,因為四川位居長江上游,這些逃難撤退的人都是喝他們四川人洗腳水的。
現在大家都受教育民智大開,我娶了客家人,弟弟娶外省人,姐姐嫁給客家人,阿姨嫁給外省人,哪有什麼省籍隔閡族群問題。可恨族群問題一再被政客炒作製造對立。
郭冠英固然不應該稱台灣人「台巴子」,至少他是以個人名義,用化名發表他的看法,那是他個人自我為中心的偏見。綠營政治人物卻故意放大事件,企圖栽贓到所有的外省籍朋友。
金美齡連中華民國都不願意承認,卻還敢厚著臉皮當中華民國的國策顧問直到阿扁屆滿,所有看不順眼的台灣人都很有風度忍氣吞聲的直到她卸任。
現在綠營抓到小辮子就窮追猛打,擴大族群分裂,好獲取年底縣市長選舉資源。綠營的政治炒作也該適可而止了。
早就一家親 別再炒省籍啦
Moderator: cah
-
-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 Posts: 1342
- Joined: Sun Aug 17, 2008 5:05 am
早就一家親 別再炒省籍啦
CAH, 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