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氣之旅第四站-台北霞海城隍廟與迪化街周邊小吃

This is a forum for people to share their beautiful experience

Moderator: apple

Post Reply
apple
Posts: 44
Joined: Wed Aug 27, 2008 3:35 pm

福氣之旅第四站-台北霞海城隍廟與迪化街周邊小吃

Post by apple »

文章來源:愛吃的美寶

差不多每年過年前,都要到迪化街掃街採訪年貨專題,卻沒有一次走進霞海城隍廟裡,雖然我也知道霞海城隍廟的月下老人很厲害,但是沒結婚前,身受苦戀的煎熬;結婚後,享受與保師傅兩人世界的吵吵鬧鬧,從來沒有想過找月下老人助我一臂之力,所以就不太想去湊熱鬧,但是經過這一次福氣之旅的採訪,我發現霞海城隍廟實在非常有趣,對於不期待愛情的人而言,在霞海城隍廟裡或許還有更多的期待,在採買年貨的時候,別忘了走進迪化街霞海城隍廟。
IMG_8636.jpg
圖說:迪化街霞海城隍廟最紅的不是城隍老爺,而是左邊這一尊月下老人。(王瑞瑤)

長得很怪的廟:霞海城隍廟的外觀很怪,面對廟的左邊沒有側室,右邊有,但從正面望去,有部份屋簷還是畫上去的,好像布景一樣,事實上根據霞海城隍廟的管理人陳文文表示,這種建築稱之為「有龍無虎」,是菜刀型建築,這有三個意義,一是取平安順利之意,二是象徵破煞,煞等於厲,三為顧及同安人的利益,衍伸為大家都有賺到錢。
IMG_8640.jpg
圖說:這尊月老的個頭其實不大,與出巡專用的城隍老爺相比就知道。(王瑞瑤攝)

坪數很小的廟:霞海城隍廟只有四十六坪,而且並非隨著迪化街的發展而內縮變小,而是本來就這麼大,從1821年金身城隍爺跟著同安移民渡海來台,之後在艋舺發生頂下郊拼,敗走的同安人於1856年移到大稻埕建廟,昔日是大稻埕的第三間店,規模就這麼小,目前為三級古蹟。

神明很多的廟:據陳文文表示,這間小廟在鼎盛時期曾聚集六百多尊佛像,平均一神僅有0.07坪容身,但最近幾年,陸續將神明送回大陸,目前霞海城隍廟裡約有兩百多尊佛像。

殿堂很亂的廟:主殿當然主祀城隍爺,可是城隍爺有很多分身,旁邊守衛的神明也超多,包括:文判、武判、八司、八將、五路財神、文昌帝君、魁星爺、至聖先師、月下老人、緹縈 神農大帝等。最紅的月下老人站在最前方,位置雖好,但神像太小,必須看解說牌才能確認。向右移至偏殿則分三,最前面是觀音菩薩率眾神明,有:達摩尊者、目蓮尊者、地藏王、彌勒佛、土地公、關帝爺等,全塞在一起;中間是城隍夫人,另有天上聖母、天蓬元帥、五營將軍等;最裡面則是防小人的三十八義勇公、施琅、廖添丁、虎爺、馬使爺等,令人看得眼花撩亂,最搶眼的是那一尊德化白瓷燒製的施琅,純白色的佛像,保證你沒見過。
IMG_8647.jpg
IMG_8647.jpg (31.3 KiB) Viewed 2490 times
圖說:城隍夫人坐在側殿正中,許多夫妻專程上門祈求家和庭和樂。(王瑞瑤攝)

愛管閒事的廟:由於祭祀的神明很多,從出生到讀書,戀愛到成家,工作至老死,霞海城隍廟可以說是管盡人間事,例如月下老人本來沒那麼紅,十幾年被觀光單位相中,變成推廣重點,月老忽然爆紅,很多碰不到良緣的人都跑來求他,去年因為月老牽線而走上禮堂的新人便逼近兩千對。另外還有專治小人的三十八義勇公,以及專管家庭和樂的城隍夫人,據說很多面臨老公在外花心的老婆,都求城隍夫人幫忙管教老公,祈求一家和樂融融。
IMG_8653.jpg
圖說:看到霞海城隍廟裡專防小人的一區,心中大喜,這個年頭,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人比比皆是,做人比做事還難啊!(王瑞瑤攝)

規矩很多的廟:由於每個人祈求的不一樣,敬獻給神明的也不盡相同,除了在金紙鋪買金紙和香以外,第一次上門還得買頁品,包括鉛錢、紅絲線與喜糖,如果因此得到好姻緣,就得拿喜餅來還願,所以霞海城隍廟無時不刻都有免費的餅與糖可以吃,也有平安茶可飲。


推薦一:百年老店林合發油飯

我們不是因為郭台銘的婚禮而有名的。」林合發油飯第四代年輕漂亮老闆娘說的這句話我舉雙手贊成,因為很多年前我就採訪過林合發,當時徐娘半老的第三代老闆娘頂著一絲不亂的蓬蓬頭,臉上畫著宛如要赴宴的正式妝,挺直腰桿兒坐在矮板凳上,手腳俐落地撿選臉盆裡的滷肉、香菇、蛋黃、蝦米,一邊跟我聊天,一邊包著肉粽。

這就是我打從心眼兒裡喜歡林合發的原因,就算是永樂市場裡的小攤販,做事人的表現很「頂真」(就是台語的認真),第三代老闆娘林李春娥也把這份精神傳給第四代媳婦吳珮慈,甚至連一百歲,已經交棒多年的第二代老爺爺,還天天坐著輪椅跑到市場裡,看了真讓人感動萬分。

過年前林合發的油飯還是很搶手,吳珮慈說:「很多人拿我們家的油飯當蟳仔米糕的底,蟳仔剁塊鋪在油飯上,電鍋外鍋一杯水,按下去再跳起來就ok了。」採訪時巧遇的百歲爺爺雖然是第二代,卻是林合發油飯的創始人,林合發第一代阿祖是賣糕點起家,傳給第二代林火旺時才加入油飯,之後油飯成為招牌。

阿公阿嬤認為糕仔不會天天吃,油飯可以,所以聯手開發了油飯。」剛過百歲生日的阿公做到九十三歲才交棒,他的油飯並沒有硬性規定使用某個地區的糯米,無論是東部或西部米,關鍵在代代相承的煮米經驗,平均3、40分鐘,依不同米而稍做調整,不過時間差一點點,米心稍硬或過軟,老客人一吃便知,半點兒都不能放鬆。

林家的規矩是「男主內,女主外」,男丁負責蒸炊炒拌等粗重工作,女眷則專門看攤做生意。男丁補送一袋袋的油飯,油飯倒進大盆,香味隨著熱氣四溢,頓時餓得不得了。吳珮慈說林合發油飯最費工不是糯米,而是熬煮4、5小時,只有豬肉、蝦米、香菇與油蔥的簡單配料,絕非花俏取勝。

採訪當天,碰到有人訂購甜米糕,吳珮慈說,甜米糕是女兒出嫁第三天回門時,爸媽讓女兒帶回夫家的禮物,這不是天天有,而是有人預訂,多出來的才能賣。甜米糕一次至少煮8斤,只加二砂與老桂圓,而漂亮的色澤也靠這兩味,吃起來軟黏熱乎、甜蜜香糯,滿嘴都是糖黏桂圓香,真高興運氣好,沾上了不認識的新人喜氣。
IMG_8573.jpg
IMG_8573.jpg (19.18 KiB) Viewed 2490 times
圖說:裝在謝籃裡的甜米糕,是出嫁女兒回門後帶給夫家的回禮,充滿糖香與桂圓香。(王瑞瑤攝)

遵循傳統的林合發,看節慶做東西,目前只有芋粿翹是天天都做以外,冬至也做湯圓,過年前一周則開始蒸年糕,除了傳統的二砂,還有黑糖、紅豆、巧克力,以及鹹年糕等口味,還是照著古法,以手揉製粿漿,用大模炊蒸8小時直至勻透。永遠都面帶笑容的吳珮慈說:「林合發是米製品的專門家,純米製作,不加防腐劑,而我們最不愛過年啦,因為除夕還要做!」


阿春意麵

阿春意麵的門面很窄,一個麵攤加僅容一人走過的寬度,黑白切小小盤堆在迷你玻璃櫃裡,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名堂。直到乾拌意麵送上桌,咦?阿春意麵怎麼怪怪的,不是捲毛或薄透的南部意麵,而是寬度非常窄小,僅為0.2公分爽口型意麵,淋上傳承三代的特調醬油膏,甩掉油蔥與豬油突出的油膩感。
IMG_8593.jpg
IMG_8593.jpg (16.52 KiB) Viewed 2490 times
吃了才知道阿春意麵的與眾不同,第三老闆郭進吉透露,如此這般特別的意麵只有迪化街才有,而且以前的質地更Q,他說:「這是特定製麵攤做給附近店家使用,純手工,不含防腐劑,數量有限,別處找不到的。」

愛吃生腸的我點了一份,結果上桌的竟是沒生過小豬的母豬生腸,迷你又滑嫩,而且未經漂白。郭進吉說,雖然妹妹是豬肉批發商,但想要好貨一定要凌晨三時去搶,「先選先贏」是不變的原則。
IMG_8596.jpg
郭進吉表示,擺在玻璃櫃裡的小小盤黑白切,是為了確保滋味新鮮,不想全部切好了擺出來吹風等客人上門。除了生腸外,鯊魚煙也特別肥嫩幼滑、冰涼可口,而非常普通的嘴邊肉也煮到入口軟黏,淋上特調鹹淡甜重的甜麵醬或蒜泥醬,更顯食材鮮度。

老字號的阿春意麵,賣的餛飩有老的味道,卻有新的口感,因為郭進吉懂得在肉餡裡打水,所以餛飩入口即散,毫不費力。(想學,請點選大廚在我家的「對抗物價的水餡兒餛飩」)
IMG_8600.jpg
第一代阿公在迪化街挑擔賣意麵,第二代媳婦鄭春妹開了店,所以店名叫阿春,第三代由郭家兩兄弟與老婆負責,附近都叫他們阿春叔叔與阿春阿姨。本來懷疑阿春意麵是否有7、80年的歷史?沒想到打開霞海城隍廟免費送給遊客的導覽地圖,發現阿春意麵與永樂雞捲、金仙蝦捲、旗魚米粉、福州魚丸與賣麵炎仔等都畫在上面,果然是迪化街的老資格。


妙口四神湯

你看過妙口四神湯備料的陣仗,就知道這家的四神湯與肉包子絕對好吃。中午十二時才剛開攤,灰黑混濁的四神湯在鍋中持續滾沸,好像幾條巨龍纏繞翻攪,第二代老闆駱其榮說:「別人家的四神湯只有一神,我們家是四神全到齊,薏仁、芡實、淮山、蓮子一個不少,加入豬小腸以大火滾沸兩個小時,絕不偷工減料,滋味絕對純正。」
IMG_8694.jpg
IMG_8694.jpg (18.73 KiB) Viewed 2490 times
妙口四神湯從媽媽開始做起,至今35年,接手的駱其榮從早上十時起便蹲在攤子前掏腸去油,最多一天要處理上百斤豬小腸,而妙口四神湯比別人家的黑很多,完全是因為四神的原色,他說:「老祖宗很厲害,四神澀、豬腸油,兩者剛好互補。」熱度高、酒氣重、滋味濃、份量大的妙口四神湯每碗50元,四神料與豬小腸滿滿,吃起來非常超值。
IMG_8686.jpg
IMG_8686.jpg (15.78 KiB) Viewed 2490 times
駱其榮的四神湯賣得好,搭配四神湯的包子賣得更好,包子一袋袋像小山一樣堆滿桌,客人十個十個帶走,消失速度很快。媽媽時代的包子是傳統的油蔥滷肉口味,但駱其榮在15年前與弟弟更改肉餡,改成黑胡椒洋蔥的時髦口味,沒想到一試成功,據說每天準備1500個還不夠賣。
IMG_8701.jpg
IMG_8701.jpg (16.04 KiB) Viewed 2490 times
包子好吃除了內餡刺激以外,蒸籠也大有學問,駱其榮將竹製蒸籠套上白鐵內裡,擁有透氣與耐用的雙重特性,不過不銹鋼厚度超過3公分,蒸籠重得不得了,老闆做生意,倒像練舉重。


滋生青草藥店

民樂街上有一整排青草藥店,其中與永樂市場面對面的滋生青草藥店據說是最老的一家,開店歷史超過百年,店門口掛著擺著一叢叢的綠色青草與植物,店裡沿著牆擺滿一格格的木頭櫃,乍看像漢藥店,每一個小抽屜裡裝著青草藥,但拉開來看,十有八九都是乾燥切片的樹枝,不明究裡的人完全看不懂。
IMG_8711.jpg
IMG_8711.jpg (17.1 KiB) Viewed 2490 times


第四代老闆李順良不願拍照,也懶得搭理我們,因為一般人對青草藥的認識太淺,解釋起來很花一番很大的功夫,據說以前出身在迪化街的大戶人家都是請中醫師配好方子,再到青草藥店抓藥,持之以恆,強筋健骨,提升免疫力。

雖然不想深談太多,李順良卻大方請我們喝青草茶。試著聊兩句,他說:青草與中藥是同一家,青草甚至是中藥的前身,但野生的青草霸味重,要懂得運用,學問很深,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紀載的青草就有6000多種之多。
IMG_8703.jpg
IMG_8703.jpg (25.29 KiB) Viewed 2490 times


以青草茶為例,各家配方不同,但滋生的青草茶賣了30餘年,裡面有8種青草,「大家都以為青草茶是夏天適飲,其實冬天才該多喝,因為冬天流汗少,吃得燥,火氣大卻不容易降火。」除了青草茶以外,還有喝起來有樹根味的茅根茶,同樣具有清火效果。
IMG_8715.jpg
IMG_8715.jpg (16.1 KiB) Viewed 2490 times

顏記魷魚羹

明明是下午三時營業,但鐵門遲遲未拉上來,我們急著採訪,有一些人則急著要吃,忍不住從鐵門縫裡鑽進去,催促老闆手腳快一點兒,這就是吃一碗不過癮,一定要一口氣幹掉兩碗的顏記魷魚羹。
IMG_8734.jpg
IMG_8734.jpg (17.22 KiB) Viewed 2490 times
本來推著小攤車白天在碼頭邊,晚上在霞海城隍廟對面的顏記魷魚羹,6年前在民生西路的盡頭,近大稻埕碼頭附近的西寧北路開了店,雖然位置有些偏僻,但老客人還是很捧場,而且非常懷念以前端著碗、追著攤,跟著老闆躲給警察抓的日子。
IMG_8731.jpg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穿木屐做生意的老闆顏清,34年前一碗魷魚羹賣5元,他強調魷魚不要浸得太透,否則味道就不夠香,包覆魷魚的魚漿則是自己孫子在環河市場絞的鯊魚漿,魚漿裡沒有添加油蔥酥,完全靠麻油提香。

攤子頭熱呼呼,顏清能手腳俐落,單手持兩瓶,甩進黑醋與麻油,再下蒜汁與辣椒,顏清能說,麻油是從彰化家鄉拿上來的,是坐月子用的黑麻油。添加九層塔的魷魚羹個頭不大,幾乎是一口一個,老闆說34年來唯一改變的就是魷魚羹的大小。至於韓國魷魚羹則添加大量豆芽,以及少許沙茶醬,未包魚漿的魷魚有ㄕㄨㄞ ㄕㄨㄞ的爽利咬感,愈嚼愈有味道。
IMG_8733.jpg


歸綏街當歸豬腳

豬腳好不好吃,全憑新鮮度,不管是紅滷還是白煮,一點兒不鮮便全盤皆臭。位於歸綏街的當歸豬腳,是帶路人Hugo最愛吃的豬腳店,Hugo現職是華視公關,他爸爸是迪化街開業的老中醫師,從小就有氣喘的毛病的他,一直喝著滋生青草藥店所賣的金線蓮而不藥而癒,他帶著我走訪迪化街的小吃,神經一直繃得很緊,深怕我覺得不好吃,不過這家距離霞海城隍廟可以說是相當遠的當歸豬腳,是Hugo很愛的店,他一方面帶我「長途跋涉」,一邊還告訴我「不虛此行」。

做了三十幾年,從少年做到老的老闆陳王貴美沒有太多時間與我們閒聊,因為要吃當歸豬腳的客人一直上門,她低頭忙著在推滿鍋邊的一球球豬腳裡,撿選客人愛吃的部位,像山一樣的當歸豬腳散發淡淡中藥氣息,放進嘴裡肉香味甜,而且軟中帶Q,吃起來絕不噁心。
IMG_8744.jpg
陳王貴美說,他家的當歸豬腳只選用肉多的豬前腳,而且只用當日現宰豬,每天煮200斤豬腳,豬腳最少煮兩小時。問她中藥配方是什麼?她淺淺一笑說,台北人不喜歡太濃的漢藥味,中藥只能淡淡的比菜湯濃一點,除了當歸以外,還用了三、四味藥材,多了不能告訴你。

這家還賣每碗20元的魯肉飯,使用台東池上米,吃了嘴黏黏的,味道很不賴。對於滷肉飯,老闆娘倒是大方公開:「做滷肉飯沒有秘訣啦,你去迪化街老字號中藥行買滷肉飯專用香料,滷出來的味道就跟我一樣好!」
IMG_8742.jpg
IMG_8742.jpg (21.32 KiB) Viewed 2490 times
霞海城隍廟與迪化街周邊小吃

林合發油飯店/台北市迪化街永樂市場裡第1041攤/中午12時以前保證有油飯可吃,過了中午但憑運氣
阿春意麵/台北市延平北路2段60巷3號/11:00~19:00/周日公休
妙口四神湯/台北市迪化街與民生西路口/12:00~19:00/周一公休
滋生青草店/台北市民樂街51、53號/8:00~20:00/周日公休
顏記魷魚羹/台北市西寧北路83之2號(近民生西路口)/15:30~23:30
歸綏街當歸豬腳/台北市歸綏街181號(近重慶北路口)/16:30~22:00/周一公休,第一、三個周日公休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