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健生輕舟飛渡萬重山
2008-10-10 中國時報 【傅建中】
馬英九政府向美國提出的八項軍事採購,能否在布希總統任滿前獲得批准,是袁健生就任駐美代表兩個月來最大的挑戰。自從七月間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吉亭上將公開表示,有鑑於海峽兩岸的新形勢,美政府已實質上凍結了對台軍售,台北當局陷於高度不確定的狀態。儘管布希政府否認凍結軍售之說,台北的要員像立法院長王金平,國安會祕書長蘇起等都紛紛來美遊說,但華府就是按兵不動,讓台灣朝野擾攘不安,惶惶不可終日。
直到九月十一日,袁健生藉著出席五角大廈九一一紀念碑揭幕典禮、並和蓋茲國防部長共進午餐的機會,方才獲悉軍購必會過關的確訊。這頓飯足足吃了三個小時,而袁健生恰恰坐在蓋茲身邊,對台軍售當然是他們談話的題目之一。在這個問題上,蓋茲對袁說的最重要一句話是:「你會聽到好消息」。(You’ll hear good news.) 雖然蓋茲沒有告訴袁何時會有好消息,但台灣的軍購案必會過關,應無疑義。
餐會結束後,袁健生對截住他的台灣媒體說了下面一句話:「該談的都談了」。可惜記者們似乎沒能會其意,以致一個大好新聞輕輕錯過。等到九月廿六日國會預定的休會期,仍未見行政部門向國會咨送對台軍售的通知,台灣媒體開始為軍售敲起喪鐘,各方對馬政府的抨擊和不利評論鋪天蓋地而來,此時連馬英九也沉不住氣了,不斷電話袁健生查詢究竟。
這時袁在國會山莊上遊走廿餘年的寶貴經驗就派上大用了。首先他研判國會正在表決關乎美國經濟安危的紓困(bailout)方案,不是提出對台軍售的時機,加上中共的國慶將屆 (十月一日),更是不宜。外間總以為一旦國會無限期休會 (adjourn sine die),對台軍售案即胎死腹中,因為這樣一來行政當局無法符合給國會卅天通知、然後無異議通過的規定。
袁健生對此並不擔心,因為即使國會己無限期休會,行政部門還是可以運用休會期間眾議員們仍在其選區工作的條例 (district work period,參議員叫state work period),合法遞出軍售通知,而所謂卅天的審核規定是指 calendar days(日曆的日子,即每天都計算之意), 不是days in session (開會的日子),故而袁成竹在胸,泰然處之。果不然,布希政府在十月三日正式通知國會準備賣給台灣六項重要武器。本來依照程序,在卅天的正式通知前,還應給國會廿天的事前通知 (pre-notification),不過由於時間緊迫,此次二十天的事前通知免掉了(waived)。
回憶起當年在國會山莊上為台灣打拚的日子,袁健生最難忘昔日老長官胡旭光。胡在六十年代中期擔任我國駐美大使館軍事採購組長,七十年代初轉任為沈劍虹大使的特別助理 (公使名義對外),主持對國會的聯絡工作,那是一段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歲月,袁健生和馮寄台(現任駐日代表)都是胡的子弟兵。最初胡旭光親自出馬,都見不到大牌的參議員,而只能和助理打交道,後來漸入佳境,能見到參議員時,卻又不知如何恰當的稱呼參議員,有一次胡和日裔的早川雪參議員 (Sen. S. I. Hayakawa) 見面,頻頻叫早川雪「參議員先生」(Mr. Senator),這位國際知名的語言學家對稱呼非常敏感,立即糾正胡,說是胡應該叫他「早川參議員」(Senator Hayakawa)。馬政府訪美的高官們有同樣的困擾,雖說不是什麼大事,卻也得由袁健生替他們打點,袁在馬團隊中的不可或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胡旭光已於廿多年前過世,他病中我曾去醫院探視,恰巧他在大陸擔任高幹的兄長因公來美亦在病房探望弟弟,那時兩岸還是老死不相往來的敵對時期,居然「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的事,發生在蔣經國手下紅人的身上。胡的夫人楊錦鐘,教過李敖英文,是李口中的USA (金陵女大畢業,留學美國),鋒頭極健,晚年纏綿病塌多年,先胡而逝。
美中建交後,楊錦鐘的老校長吳貽芳(一八九三|一九八五)來美訪問,楊專程去舊金山探望過這位在一九四五年代表中國參加聯合國創始會議的傑出女教育家,除師生話舊外,還親手替校長梳頭呢,以表達感謝師恩,這在當年反共的台灣,也是犯大忌的事。
胡、楊墓木已拱,年輕一輩知道他們的已經無人,好在他們仍活在舊屬袁健生等人心中,袁走馬上任後,特往胡氏夫婦墓地致祭,並代馮寄台獻上鮮花一束,算是來自東瀛的遙祭。胡、楊地下有知,應感安慰,只是他們所經歷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袁健生輕舟飛渡萬重山
Moderator: 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