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12-30
* 中國時報
好萊塢有部電影《情人眼裡出西施》(Shallow Hal),港澳譯名更直接:《豬兜有情人》。讓人想起啟蒙時代的法國思想家伏爾泰的話:何謂美?詢之雄蛤蟆,必答曰「雌蛤蟆是也」。
立法委員管碧玲廿八年前的婚紗照最近成為焦點。有人羨慕,有人質疑,不過最令人費解的是她的立委同僚的評語。國民黨的說「是手術前與手術後」,還說「結婚前後差很多,我看還是不要結婚好了」。民進黨的說得更是不堪,「要是再穿清涼點,就不輸林志玲了」。
結婚是何等神聖的終身大事,婚紗照是何等珍貴的紀念,同黨立委竟從「清涼」切入,對手竟以「手術」相調侃,平均卅多萬人民才選出一名的立法委員,如此言論,令人質疑其格調與素養。
幾年前,某位立委批管碧玲曰,「長得那麼醜,用最低標準來看也是很醜」。結果引起一場官司。美醜是主觀認定,與立委職權毫不相干。說美道醜與口舌有關,與「問政」何干?
既是問政,扯上外表美醜即顯得輕浮。真正的美醜不在外貌而在內心。當年有人向林肯總統舉薦某人,林肯回答說,「我不喜歡那人的長相」。對方認為林肯以貌取人,但是林肯的答案垂為名言,「四十歲以後,個人相貌自己負責(Every man over forty is responsible for his face)」。這就是中國人所說的「相隨心轉」。
李肇星擔任中共外交部長時,某評論家詢問:「很多人說你長得很醜,你怎麼看待?」李肇星回答說:「我母親不會嫌我醜。」李肇星此人霸氣十足(盡管私下往往是另一副模樣),每每令台灣厭惡不已,可是在回答這個極其無聊的問題時,卻讓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反應。
當初陳水扁總統操弄台獨議題時,有一回適逢美國國務卿鮑爾舉行記者會。有香港某政論家問,「陳水扁那位小個子...。」在當時的整體氣氛下,在場媒體原本以為鮑爾會好好教訓陳水扁一頓,可是他卻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帶過。事後各方紛紛推論,正是因為這種帶有歧視性的問話,使鮑爾在回答時反倒客氣了幾分。
另一位真正的「小個子」(當時美國政府涉中事務官員私下如此稱呼),比陳水扁矮十幾公分的鄧小平,在一九七九年訪問華府時展現了十足的戰略高度。他在白宮的國宴上說道,中、美兩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我們還曾併肩作過戰」。憑著這句話,兩國一下子從「敵對」變成了「盟友」,使美國與中共建交具有完全的正當性。不論鄧小平的歷史評價如何,他這個「要與天公共比高」的思維卻是不折不扣的大國領導人風格。
誰不期望美,但先天美醜由不得自己決定;而在社會「一般觀感」下,總要拿出所謂「美」的一面,於是「遮醜」也就成為不得不爾。正因為如此,以美醜論人或是強迫任何人「獻醜」,都是很不道德的。
所以,立委邱毅假髮被扯掉的照片被大篇幅報導與刊登,其實是件很不道德的事。而這樣一張照片竟然獲得卓越新聞獎,不由得令人想到一個假設:一個神經病把一位名流貴婦推下輪椅,媒體記者捕捉到鏡頭,其作品會不會得獎呢?
這也令人想起美國的雷諾女士。
雷諾(Jenet Reno),在美國可是聞名遐邇,她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檢察長(相當於台灣的法務部長),是柯林頓總統非常倚重的內閣要員。她患有帕金森氏症,雙臂會不自主的抖動,但是美國主流媒體從來只拍攝她的臉部。就好像雷根總統晚年罹患失智症,主流媒體只刊登雷根辦公室提供的照片。這,就是對人性的基本尊重。
古希臘文化中,「美麗」指的是道德、情操、品格。由管碧玲的婚紗照與邱毅的假髮來看,今天的台灣,層次還不及兩千前的希臘。中國有「蛇蠍美人」一詞,以色列人有「婦女美貌而無見識,如同金環帶在豬鼻上」之訓。憑外貌定美醜,是很膚淺的;而藉揭人隱私,以達「修理」之目的,就更不入流了。
劉屏專欄-問政扯美醜 太膚淺
Moderator: 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