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 of 1

吳國楨和兩蔣關係 (下)

Posted: Sun Jan 04, 2009 3:20 am
by cah
吳國楨對蔣的針貶可謂刀刀見骨,絲毫不留情面,蔣介石當然是聽不進去的。但蔣也不想繼續和吳糾纏,四月中旬,派吳的舊屬劉文島到美國,尋求和解。此後國府不再攻擊,吳也停戰,這場隔海砲火才告止歇。吳國楨從此流亡美國,直到一九八四年逝世未再踏入台灣一步。
宋美齡居中緩頰無效

蔣、吳關係惡化之際,蔣夫人宋美齡曾多次出面緩頰,但蔣傳位於子的心意已定,宋美齡也幫不了忙。二月廿二日蔣自記:「婦女多感情用事,一惟主觀與偏見為主,此其所以不能預聞政治也。」三月七日又記:「吳國楨之不能誠實,其玩弄手段至此,殊所不料。余以精誠待彼,而彼反以虛偽對余,可痛。」

三月九日,吳給蔣介石上了最後一次辭呈,攜夫人到日月潭渡假,「除非辭職照准,不擬下山。」接下來幾天,蔣日記接連出現批評吳的內容。

三月十四日寫道:「國楨驕矜失信,令人絕望。至柔容態傲拙,令人生嫌。因之本週又失眠矣。」三月廿八日又記:「以國楨驕矜狡詐,不能合作,故省政阻滯,非決心改組,不能再求進步矣。」

四月四日,美國新大使藍欽(Karl L. Rankin)到任,向蔣呈遞國書。四月六日蔣宴請藍欽大使﹐這原是使節呈遞到任國書後定例之宴會,宋美齡花了心思想邀吳國楨參加﹐被蔣阻止。蔣當天自記:「妻擬邀約國楨參加宴會,余堅持以為不可,以此人不能再予其禮遇矣。」

此時蔣已有了撤換吳的想法,但不清楚美方反應,故暫時按兵不動。不料美國大使藍欽積極「保吳」的動作,反而幫了吳國楨倒忙。

藍欽先找上總統府秘書長王世杰與外交部長葉公超,表達對吳國楨請辭的看法,希望國府妥慎處理,以免引起誤解,影響兩國關係。蔣介石得知後,四月七日自記:「藍欽用意頗善﹐但彼為外交官﹐總有干預人事之嫌。」

蔣決意准辭 免生後患

隔兩天,蔣又從陳誠那裡得到同樣的訊息,四月九日又記:「與辭修談國楨辭職問題﹐乃知藍欽今晨訪問時對其談及國楨事﹐如日前與王、葉所談者相同﹐望與國楨留一餘地也﹐以免其美友對國楨交好者之誤解。彼雖言明不以大使地位說話﹐而事實上則啟干預人事之端。余乃決心批准國楨辭職﹐以免夜長夢多也。」

四月十一日行政院通過決議,吳國楨請辭照准,任命俞鴻鈞為台灣省主席。蔣當天自記:「國楨藉美聲援有恃無恐﹐以為非他不可﹐故驕矜孤僻﹐對余亦不在心目﹐乃斷然准其辭職。」

又記:「國楨辭職問題乃為三年來內部之糾紛與我對外關係最為複雜不易處理之事。最近美使雖以私人好意貢獻意見﹐但總有干涉內政之意﹐故決然批准其辭呈﹐此乃政治之加強又及進一步矣。」

五月廿四日,吳國楨偕夫人赴美。出發當天,行政院長陳誠、省主席俞鴻鈞、立法院長張道藩、司法院長王寵惠、保安副司令彭孟緝都來送行。抵美後,吳國楨謹記張群的告誡:「上有老,下有小,凡是要三思而行。」行事盡量低調,不做不利蔣家政權的攻訐。但幼子滯台,形同人質,則讓吳氏夫婦掛慮難安,吳國楨多次致函外交部,都沒下文。

一九五四年三月十六日,吳親自寫信給蔣介石,請求准許外交部發給其子吳修潢赴美之護照,吳並語帶威脅說:「若到四月十五日尚無音訊,則楨知鈞意所在,必當採取另一步驟。」

當天蔣日記記載:「忽報吳逆國楨在美開記者招待會,發表荒謬言論,其目的在希望准其次子出國,故詆政府以其子為人質……。可置之不理也。」但蔣也怕這事鬧開了,喧騰中外,對國府不利,加上藍欽從中緩頰,沒多久吳修潢的護照下來了。

護清白強行刊登啟事

一九五三年底,總統府秘書長王世杰突遭撤職,理由是「矇混舞弊,不盡職守」。十一月廿日宋美齡寫信給吳,轉達蔣的意旨,希望吳回國任總統府秘書長,吳回函婉拒。

十二月初,台北開始出現謠傳,指王世杰係因暗助吳國楨套取鉅額外匯,因此去職。謠言傳的沸沸揚揚,連美國中文報都發表評論了。

一九五四年一月二日,吳國楨去函國民黨秘書長張其昀,請其轉呈蔣介石,對所謂「套取鉅額外匯」事,徹底查明,公佈真相。可是,等了十幾天,毫無音訊。

吳國楨不得已,只好自力救濟,擬了一份闢謠的啟事寄交台北老父,囑其刊登於報端。一月廿一日吳父接信後,隔天到台北各報接洽刊登事宜。

當晚八時,張其昀突然造訪吳宅,稱:「啟事已呈報蔣總統,總統諭此事政府已經明瞭,請不必登報。」隔天,各報都將已收之廣告費送還。

接著,紐約親國府僑報發表社論,指名攻擊吳國楨,一月廿九日,吳國楨發表公開信,嚴厲駁斥僑報的各項指控,並語出警告「請勿逼楨,使不得不言所不願言之言也」。二月七日,台灣各大報突然同時登出「吳國楨啟事」。

吳國楨啟事能夠刊登,顯然是經過蔣拍板的。二月六日,蔣日記記載:「國楨言行漸近於威脅與越軌態度,仍應導之以理,使之覺悟復常,由曉峰(註:張其昀)代為勸慰之。」

二月八日,張其昀寄信給吳,信中解釋:「前次,總裁指示不必登報者,純出愛護之意,以為此類無稽之談不必計較。今兄在紐約僑報既有公開信提及此事,則此間自亦無妨同時發表也。」

然而吳與蔣的嫌隙並未就此化解。 二月十六日,吳國楨接見合眾社記者,談到他與台灣當局的主要爭執,在於「目前(台灣)的政府過於專權。」這些話經合眾社發表,引起強烈迴響,許多美國報紙紛紛發表評論,嚴厲批評蔣介石的專制。

消息很快傳回台灣,蔣至為惱怒,二月十八日自記:「聞吳國楨在美反宣傳,謂政府不民主,運動美報反對政府。霍華德系報紙,本一向擁護我政府,而今居然以吳之談話為據,題為『警告蔣總統』,開始反對矣。吳之虛偽欺詐,本無氣質之人,惟有絕望而已。」

連番炮製「吳逆」罪愆

二月十九日,蔣又記:「吳國楨已公開反動,必欲損毀政府之險惡言行,已經暴露,若不設法防止,必將如毛邦初毀謗欺詐案之重演。彼以拋空公糧,軍民乏食,無法維持而辭職,以及其在職時擅發鈔票,應政府追究而惱羞成怒,尤其是實行耕者有其地的日期將到,而彼違抗政策,此為其辭職請病之真因。」

蔣日記上批評吳國楨的說詞,如拋空公糧、擅發鈔票、拒不實行耕者有其地(田)等,幾天後(二月廿六日),成了立法院長張道藩質詢時,對吳國楨興師問罪的理由。

二月廿七日,吳國楨越洋上書國民大會,痛陳政府六大缺失:(一)一黨專政,國庫通黨庫;(二)在軍中設黨組織及政治部;(三)特務橫行,視法律如無物;(四)人權無保障,台灣成了警察國家;(五)言論不自由,報紙停刊,記者被抓;(六)仿共青團成立救國團,壓迫學生,進行思想控制。

吳另上書蔣介石,請其「慨然准許將該函交由國民大會代表公開討論,並在台灣報紙准其發表。」

這時蔣對吳已是深惡痛絕,日記上開始以「吳逆」稱之。三月二日蔣自記:「吳逆國楨違法亂紀、挾美自重之行為,若不從速懲治,則將來第二、第三之吳國楨必相繼續出。」三月四日張道藩召開記者會,痛斥「吳逆」違法失職的經過。

三月八日下午,吳寫給國民大會及上書蔣介石的信函寄達台北,當天蔣在日記寫道:「吳逆國楨致國大函件,其內容完全以我父子為攻擊對象,而以黨費與軍隊政工、救國青年團為其主要目標。函中且有『一人一家』等文句,其人之狡猾悖謬,實為從來所未見,痛心極矣。」

三月十日,國民大會主席團開會,對吳國楨來函決議不予受理,但轉送代表參考。隔天,台灣各報刊出吳國楨致國大函全文,張道藩又向行政院長陳誠質詢,一口氣列舉吳國楨的十三條「罪狀」,國大代表也紛紛發言駁斥吳國楨函中所述各點,一時之間,吳國楨成了國人皆曰可殺的「公敵」。

三月十七日,國民大會通過臨時動議:請政府明令撤免吳國楨政務委員職務,並應飭令吳國楨迅即回國聽候查辦。蔣介石隨即發佈命令,撤免吳之行政院政務委員一職,同日,國民黨中常會也議決,開除吳國楨黨籍。

當天蔣自記:「吳逆狂妄荒唐,實為汪精衛所不及,其居心奸詐叵測,蓄意叛黨賣國至此,天下竟有如此人猿耶。」

屢跨海批判 刀刀見骨

三月廿日,吳國楨第三度上書蔣介石,就一黨專政、特務組織、救國團等尖銳問題,提出了十二項質問,並為自己遭到的種種誣陷,進行申辯。蔣介石下令台灣各報一律不准刊登,但吳國楨已有防範,信函內容先於美報全文發表。蔣為此徹夜難眠,宋美齡還被惡夢驚嚇,連夜急召西醫來診,弄得官邸人仰馬翻。

三月廿五日,蔣介石在國大閉幕會致詞時,不點名地批評吳國楨「藉外國政治勢力的保護,橫行不道,為所欲為……。」

當天自記:「吳逆在美反宣傳,實自三十三年以來,共匪毒辣反宣傳後之最猛烈之一次……,初未料吳逆為其個人對美之準備工作有如此深厚與廣泛也,二十年以來,任其作漢口、重慶與上海各市市長,乃皆為其個人政治野心奠定其如此基礎,此實為今日罕有之大奸巨惡,幸於去年准其辭去(省主席),而暴露其今日叛亂之陰謀,不能謂非不幸中之大幸也。」

三月廿八日,吳國楨第四次上書蔣介石,對蔣在國大閉幕詞的批判提出反駁:「鈞座之意,則凡在國外之中國人不能批評鈞座,若有批評,則與共黨無異。在國內之人亦不能批評鈞座,若有批評,即係犯上,應受處分。嗟夫皇天,是鈞座不願任何中國人批評鈞座而已耳。」

四月三日,吳第五次上書蔣介石,直言:「鈞座之病,則在自私。在大陸則只顧個人之政權,在台灣則於苟安之後,又只圖傳權於子,愛權勝於愛國,愛子勝於愛民,因此遂走上一人控黨,一黨控政,以政治部控制軍隊,以特務控制人民之途徑。」

吳國楨對蔣的針貶可謂刀刀見骨,絲毫不留情面,蔣介石當然是聽不進去的。但蔣也不想繼續和吳糾纏,四月中旬,派吳的舊屬劉文島到美國,尋求和解。

此後國府不再攻擊,吳也停戰,這場隔海砲火才告止歇。吳國楨從此流亡美國,直到一九八四年逝世未再踏入台灣一步。

追本溯源,蔣介石當初打出「吳國楨牌」實出於被動無奈,為了爭取美援不得不如此耳。而吳國楨事事仰承美國旨意,乃至挾美以自重,則讓蔣「憂惶不已」,而有「操之在人則亡」的疑懼。蔣、吳關係最後走向破裂,這是遠因。

然而導致兩人交惡的關鍵,則是蔣傳位於子的佈局,旁人只能配合不能挑戰;偏偏蔣經國那一套仿照蘇聯共黨的統治手法,卻是受過西方教育的吳國楨所深惡痛絕的。於是乎,就像吳國楨生前不只一次說過的:「蔣先生對我的恩惠,我永遠不能忘記。但為了經國,他要殺我,我們之間只好永遠決裂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