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17 00:57 中國時報 【傅建中】
網路興起後,平面媒體的經營日益困難,如今幾乎沒有報紙不賠錢的,連一度營利甚厚的《華盛頓郵報》都不例外,至於雜誌,那就更難上加難,老牌的像《時代雜誌》和《新聞周刊》都風光不再,艱苦度日,而《新聞周刊》則是難以為繼,前年已經易主。
在華府有家叫《新共和》(The New Republic)的雜誌,是美國極具知名度的自由派刊物,創刊於一九一四年,再過兩年就一百年了,美國新聞巨擘李普曼(Walter Lippmann)是創辦人之一,二戰時訪問過重慶的美國副總統華萊士曾經擔任過總編輯,但近年來銷路一直下滑,從十餘年前的十二萬份降到現在的四萬份,過去五年內且四易其主,眼看撐不下去就要關門了,想不到竟絕處逢生,突然有一位多金的年輕人,把奄奄一息的《新共和》買了下來,自任發行人和總編輯,想要重整旗鼓,再振雄風。
根據《華盛頓郵報》的人物特寫,新老闆名叫休斯(Christopher Hughes),今年才二十八歲,但身價已是接近九億美元,如此年輕,怎麼會這麼多金呢?原來休斯是臉書的共同創辦人,他就讀哈佛時,和現在臉書的老闆薩克柏是同寢室的同學,當初他們二人共同開發研究臉書,休斯貢獻良多,因為他能言善道,長相俊美,是臉書草創時的代言人,目前已退出臉書,但他擁有的股份使他成為年輕的巨富,因他是《新共和》的忠實讀者,遂毅然決然買下《新共和》,想有一番作為。
休斯另一較不為人知的成就是身為把歐巴馬送進白宮的功臣之一。二○○七年在歐巴馬力邀下,加入了競選團隊,負責社會媒體的作業(social media operations),透過臉書替歐巴馬贏得眾多年輕選民的支持,對歐巴馬成為白宮主人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休斯是今年三月接手《新共和》的,短短不到半年,雜誌的頁數增加了,讀者收到雜誌的時間加快了,強化了編輯部,休斯解聘了原來的總編輯,自己掌管編務,讓人對這百年的老雜誌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由於《新共和》是自由主義的刊物,凡保守派反對的東西,它都贊成,譬如贊成墮胎、主張同性戀可以結婚,休斯本人就是同性戀,還在今年六月和他的男伴在紐約結了婚,參加婚禮的知名之士有眾院前議長裴洛西、臉書老闆薩克柏、紐約州聯邦參議員舒默(Sen. Charles Schumer)等。
《新共和》一向是親猶太的,對以色列的支持不遺餘力,對巴勒斯坦則極端排斥,休斯接手後最大的改變是不再排斥巴勒斯坦,五月間還刊出一篇對巴勒斯坦總理費亞德(Salam Fayyad)的專訪,推崇費亞德是有遠見的領袖(The Visisonary),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事。休斯是WASP(黃蜂族,最純種的白人),中學和大學都在自由主義氣氛濃厚的學府受教,他能打破藩籬,極可能與成長的環境有關。
四十餘年前我剛到華府當記者時,辦公室訂有《新共和》雜誌,我每周必讀,其中有兩位撰稿人予我印象深刻,一是寫TRB專欄的史超特(Richard Strout),從一九四三年寫起一直寫到一九八三,總共寫了四十年,此公八十多歲時,照常坐公車採訪新聞,有一天在辦公室接到卡特總統的電話,原來是卡特祝賀他八十歲生日快樂,成為新聞界的佳話。此老到過台灣,和我談起台灣之行時,最津津樂道的是故宮博物院的中國國寶。
另外一位是在《新共和》的資深編輯奧斯包恩(John F. Osborne),寫〈尼克森觀察〉(Nixon Watch)、〈白宮觀察〉(White House Watch)專欄。有一年台北聽聞他有意寫篇不利於蔣夫人宋美齡的文章,台北相當關切,那時中央社社長是魏景蒙先生,他來華府公幹時,和我談及此事,囑我約奧斯包恩見個面,後來二人在白宮附近的一家俱樂部相見,杯酒言歡,魏先生告訴奧斯包恩他所掌握的資訊是不正確的,一旦文章刊出,恐怕對他的信譽反而有損,由於魏先生言詞懇切,極具說服力,奧斯包恩居然從善如流,使此文胎死腹中,魏景蒙的國際公關手腕了得,我親自再一次見證。魏公歸道山已逾三十載,他交遊遍天下的藝術與智慧早成絕響,冷眼旁觀台灣,實在是後繼無人。
華府看天下-《新共和》雜誌的新老闆
Moderator: 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