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This is a forum for people to share their beautiful experience

Moderator: apple

Post Reply
apple
Posts: 44
Joined: Wed Aug 27, 2008 3:35 pm

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Post by apple »

文章來源: 想吃的美寶

有人問我信仰什麼?我總是說沒有,其實想一想,每遇人生低潮時,就跑到行天宮找關老爺說話。前一陣子我媽媽住院換髖關節,傷口一直被感染而不能收口,一住就是一個多月,我便跑去找關老爺,看著他的臉,心裡一直叫他,終於我老媽順利出院。

最近每個人的心情都不太好,有人擔心事業前途,有人關心身體健康,即將過年,卻人心惶惶,於是我想了一個點子,做為中國時報美食版迎接2009年的跨年企劃報導-祈福+口福=福氣之旅。「見廟就拜,有拜有保庇」是人之常情,鎖定台北地區重要廟宇及周邊小吃進行介紹,讀者向天上眾神祈福時,也能花小錢滿足口腹之欲,身心靈都福氣啦!


●文昌宮 保佑考運與工作運

首站為台北市雙連附近的文昌宮,相傳文昌帝君為晉朝人張亞,江蘇越州人,移居至四川梓潼縣七曲山,後來成為蜀中一代宗師,天帝封為梓潼帝君。

位於雙連民享公園裡的文昌宮,明年適逢建廟50周年,廟裡供奉的這尊文昌帝君則有200年歷史,在重要考季來臨之前,考生總會帶著准考證、考試當天預備要穿的衣服,以及青蔥、芹菜、桂花葉、桔葉、礦泉水或包子等前往祭拜,祈求聰明、勤快、貴氣、吉利與文思泉湧等,希望大大提升考運。
IMG_8273.jpg
IMG_8273.jpg (33.66 KiB) Viewed 8334 times
圖說:文昌帝君的樣子,看起來頗為威風。
IMG_8044.jpg
IMG_8044.jpg (18.29 KiB) Viewed 8334 times
圖說:文昌宮點燈分三種,每一盞燈都有不同保佑範圍。(王瑞瑤攝)
IMG_8299.jpg
IMG_8299.jpg (31.06 KiB) Viewed 8334 times
IMG_8051.jpg
圖說:文昌宮前熱鬧非凡,不但有一整條街的市場,正對面是捷運公園,鴿子成群飛舞,還有傳統挽面的服務。(王瑞瑤攝)

文昌帝君不只負責智慧增長,對擔心工作與升遷的上班族,也具有穩定心情的作用。文昌帝君的生日為農曆二月初三,每年都出巡遶境求平安。今年文昌宮首推文昌帝君Q版公仔,每尊150元,點燈兩盞免費贈送。該廟另祀魁星爺與關聖帝君,同樣香火鼎盛。

文昌宮在哪裡:台北市民生西路45巷9弄2之1號/02-25210366(捷運雙連站2號出口)


周邊小吃的帶路人主要是文昌宮前賣菜攤車的老闆娘陳文燕,她在文昌帝君前討生活已超過15年,從小住在雙連,對周邊小吃摸透透。另外還有文昌宮裡的廟公等。為了確認雙連小吃的美味程度,多方打聽探詢,其中不是有人掛保證,就是事先品嘗過,刪除掉在大馬路上,知名度很高小店(例如阿城與阿國這對父子檔的切仔麵,以及雙連O仔湯等),以及之前曾介紹過(文昌宮旁巷子,范可欽推薦的燕山湯圓、雙連街魯肉飯等),鎖定14家進行正式拍照與採訪。

過程算是相當順利,從早上10時開始到晚上11時左右(中間有一小時溜回家休息,三小時跑回報社發稿),總共完成了文昌宮與11家小吃攤的訪談,還被3攤拒絕,跑了一整天發現,雙連的小吃水準很高,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歷史悠久的古早味,我自己吃得不亦樂乎,身材又福了不少,這也算是另一種福氣。


●香滿園魯肉飯 滿嘴香黏的古早味
IMG_8167.jpg
圖說:香滿園魯肉飯只用豬皮與肥肉做材料,吃起來不但不肥膩還滿嘴黏。(王瑞瑤攝)

「我們家的魯肉飯只用肥肉,但吃起來不感覺油,只有黏嘴與甘鹹,是正宗的古早口味。」早已交棒給兒子與女婿的香滿園第二代老闆周萬基表示,民國27年他出生前,就有香滿園這塊招牌,至今至少70載,從他有記憶開始,魯肉飯一碗賣6、7角銀,如今20元。

香滿園做的是早市生意,凌晨4時開始準備,早上6時準時開攤,過了中午就休息,這陣飄香曾經因為老闆出車禍而消失了4年,重啟爐灶以後,熟客都相當珍惜,打扮時髦的OL先吃兩碗再上班,客人最高紀錄是連吃7碗才停手。

「豬後腿肥的做魯肉飯,瘦的留下來做成肉羹。」周萬基說,瘦肉久燉難免粉碎沈底,所以從阿爸那個時代的魯肉飯就只取皮油,大塊皮先燜煮,爆香增強滷汁底,而且堅持手切才好吃的原則,讓沒有瘦肉的魯肉飯吃起來滿嘴黏滑柔軟,搭配池上米飯與微辣酸菜,香滿園的魯肉飯甚至有一種刈包的聯想。
IMG_8174.jpg
圖說:肥與皮做魯肉,瘦肉留下做肉羹,而且只抓少少的魚漿,咬勁與肉鮮十足。(王瑞瑤攝)

周萬基表示,阿爸的魯肉飯口味從未更改,唯一變動的是拿酸菜取代魚酥,而曾為台菜工會代表的他,除了魯肉飯與肉羹外,每天供應十幾樣現炒熱菜,有當季的芥菜、清血的白背黑木耳等等,吃魯肉飯也能均衡一下。

香滿園滷肉飯在哪裡:台北市萬全街8巷巷口/6:00~13:00/周六、日公休
IMG_8180.jpg
圖說:香滿園沒有店面,從捷運雙連站二號出口一出,右轉轉進萬全街即可見。(王瑞瑤攝)


●雙連大腸煎 形狀愈醜愈好吃

IMG_8191.jpg
圖說:雙連大腸煎不是以配料取勝,糯米與大腸的處理極佳,兩者的柔軟度幾乎差不多。(王瑞瑤攝)

招牌上寫著50年古早味,其實遠遠超過,雙連大腸煎老闆娘陳秋月,從姨丈蔡裕豐手中接下小攤已逾30年,客人一邊嫌她賣得貴,一邊又吃個不停。

陳秋月的大腸煎形狀很醜,不但大小不一,還兩頭尖尖,有的甚至從中突出,這正是使用豬大腸而非塑膠腸的證明。她說:「把大腸煎灌得跟香腸一樣兩頭肥肥的都是假豬腸。」
IMG_8193.jpg
圖說:真大腸的形狀真的很怪,有長有短,有尖有圓,甚至還有從中斷突出的。(王瑞瑤攝)

前一天晚上先浸尖糯米,凌晨3時作業,瀝乾米粒、爆香紅蔥頭、碎香菇、金勾蝦、土豆仁等,再灌湯、水煮到完成。經過數十年的日復一日,陳秋月已能掌握火候,讓生米逐漸在大腸裡舒展而軟糯。

她以為做大腸煎最難的是洗大腸,因為她只用鹽洗,不能偷呷步,所以大腸的顏色很深很薄,軟度幾乎接近糯米,絕不會嚼到最後剩下一口咬不斷的大腸膜,也不會嘗到過度濃郁的大腸味,配上自製的大蒜冰糖醬油膏,突顯最樸實的米香。

雙連大腸煎在哪裡:台北市萬全街40巷19號/7:00~15:00/周一公休
IMG_8184.jpg
IMG_8184.jpg (20.49 KiB) Viewed 8333 times
圖說:賣大腸煎的第二代老闆娘陳秋月。(王瑞瑤攝)


●雙連肉粥 油炸加熱粥的雙重溫暖
IMG_8209.jpg
圖說:從生米開始煮的肉粥,米粒的感覺很像義大利燉飯,外黏稠內柔軟。(王瑞瑤攝)

「不要寫我們好吃啦,寫我們普通就好了!」雙連肉粥的第二代老闆小翁,忙著躲避採訪,由於攤子小位子少,連攤前加騎樓,算一算容不了40人,所以很害怕蜂擁而至的客人令他無法消受。

不銹鋼攤車有兩口爐,一口盛裝熱油,隨著客人入座而下鍋酥炸豆腐、旗魚條、燒肉、肉捲、魷魚;另一口則是冒著熱氣的肉粥,裡面配料點點,有抓過粉的豬肉丁、鮮蚵、竹筍、油蔥等,看起來相當豐富。
IMG_8198.jpg
圖說:雙連肉粥的攤子很熱鬧,一鍋粥,一鍋油,搞定所有東西。(王瑞瑤攝)
IMG_8201.jpg
圖說:雖然是不銹鋼攤車,但是從衛生第一的紅漆字,就知年代久遠。(王瑞瑤攝)
IMG_8206.jpg
圖說:雙連肉粥的紅燒肉與炸旗魚,由於現點現炸,味道相當好。(王瑞瑤攝)

肉粥其實沒有名字,攤子上方有紅漆斑駁的「衛生第一」,彷彿透露古老的擺攤歲月。小翁說,約在36年前父親翁欽潮在重慶北路一帶賣肉粥,雖是廣東潮州人,做起台式肉粥卻很道地,煮粥不用飯,而用生米,大火滾到米心開、米粒黏,湯頭仍清。

油鍋霹靂啪啦,聲響從未停歇,以紅糟為醃料的五花燒肉,炸起來並非豔紅,而是暖暖的焦糖色,吃在嘴裡外酥內軟,有甜度有咬勁;一條條分切成薄條狀的旗魚沾粉現炸,金黃色的外衣包裹著旗魚的鮮味,沾著店家特調的醬油膏混紅甜醬,滋味更上乘。

雙連肉粥在哪裡/台北市雙連街1巷口/6:00~13:30/周日公休
IMG_8212.jpg
IMG_8212.jpg (21.68 KiB) Viewed 8332 times
圖說:很怕被報導,也不願說出真名的肉粥第二代小翁,希望大家不要一窩蜂跑去,否則他的臉會更臭。(王瑞瑤攝)


●阿田麵 一甲子的陽春麵
IMG_7473.jpg
圖說:阿田麵就這麼簡單,全套的加滷肉與瘦肉,一賣一甲子。(王瑞瑤攝)

一周休三天,逢國定假日照休不誤的阿田麵,只要開店一定有人排隊,從民國39年開始主要只賣兩種麵-陽春麵與油麵,說好聽是兩種,其實只有一種,因為湯頭配料都一樣,油蔥酥、豆芽配韭菜,附加兩塊小肉片,但懂得吃的人叫「全套」,加一片里肌肉、一顆滷鴨蛋,甚至小碗加大變中碗、大碗,每加一種就加10元,原來星巴克賣咖啡的那一套,阿田麵從半世紀前就開始玩起。

「阿田麵沒有什麼,只是客人吃得習慣而已。」人稱小阿田的第二代老闆連世傳忙到手不能停、頭無法抬,因為就算過了吃飯的時間,內用與外帶的客人還是絡繹不絕,小阿田表示,客人打包的最高紀錄是一口氣84碗。
IMG_8218.jpg
IMG_8218.jpg (21.41 KiB) Viewed 8333 times
圖說:阿田麵的滷鴨蛋,加一個十元,後面是燙熟涮過白醬油的里肌肉片。(王瑞瑤攝)

跟別家最大不同的是,阿田麵從第一代老闆連雙田開始,就使用新鮮現燙、白醬油浸潤的里肌肉片,而非乾柴無味的熟肉切片,額外添加的瘦肉又大又厚,小阿田說:「以前的肉不收錢,現在要收錢,當然要大塊一點兒。」他進一步透露,阿田麵的好湯頭全靠這些里肌肉的加持,天天留一點,至今累積近一甲子的好味道。

同樣的湯頭與配料,做成陽春麵、油麵、米粉,甚至是餛飩湯,味道居然濃淡有別(之前「在大老闆最愛的陽春麵」一文裡,我以為是湯頭調味不一樣),老闆連雙田笑著說:「一樣父母生的有林志玲,也有阿匹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阿田麵在哪裡:台北市赤峰街44巷20號(承德路2段129巷內)/11:00~19:00/周三、六、日與國定假日公休
IMG_8214.jpg
IMG_8214.jpg (19.27 KiB) Viewed 8332 times
圖說:感謝阿田麵的第二代老闆小阿田與他的老婆,雖然忙到手不停,頭不抬,對我還是有問必答,還差一點因為我的問話擾亂了作業,兩人險些拌嘴吵架,希望夫妻倆人永遠和樂恩愛。(王瑞瑤攝)


●正宗福州胡椒餅 老麵豬油味道老
IMG_8237.jpg
圖說:作法老舊的胡椒餅,外皮不那麼酥薄,內餡不那麼嗆口,卻很耐食。(王瑞瑤攝)

「燒炭烤製,一出爐就吃的福州胡椒餅最香。」60年前開始賣餅為生的福州人魏增泰,今年高齡83,雖然重聽又口齒不清,但說起他親傳給兒子魏雲亮的做餅技術,還是有許多堅持,例如麵皮是老麵,加鹽加鹼,憑經驗控制發酵程度;依舊用豬油起酥,做出一層層有厚度、有硬度,又帶著微酸的正宗福州胡椒餅。
IMG_8233.jpg
圖說:傳統炭爐烤製,是胡椒餅好吃的最先決條件。(王瑞瑤攝)

內餡以肥瘦適中的胛心絞肉為主,拌上五香粉、醬油、胡椒與十幾種調味料,揉和蔥花包裹在麵皮裡,一邊沾芝麻,一邊沾水,一個個貼在炭火旺盛的烤爐裡,一出爐就是70個,生意好時,一天可出7、8爐。

魏家的胡椒餅一開始吃沒有特別感覺,一口口吃下肚,胡椒的辛辣逐漸發威,扎實又夠味。另外還有市面上少見,中間有一個小洞的繼光餅,以及芋頭、紅豆餡兒的甜餅,讓人忍不住捧著邊走邊吃,享受現烤熱呼的溫暖。

正宗福州胡椒餅在哪裡:台北市民生西路66巷口/冬天隔周日公休
IMG_8232.jpg
IMG_8232.jpg (22.09 KiB) Viewed 8331 times
圖說:第一代老闆魏增泰的老婆在看店,兒子在做餅。(王瑞瑤攝)


●風吉祖傳魷魚羹 魷魚五分真滋味

「所謂祖傳魷魚羹就是我南部家鄉的味道。」在馬偕醫院正後方巷子裡的風吉祖傳魷魚羹,在動輒4、50年歷史的雙連小吃裡算是小朋友,開店才7年,卻頗獲客人好評,老闆黃國峰說,掌握古早味便緊緊抓住客人的胃。

發脹上等的阿根廷魷魚絕不假手他人,老闆表示,發魷魚的最佳狀態是「身軟而不肥」,就是只脹了五分左右,這得抓對食用鹼粉的比例,並算好發泡時間,活水流動一整晚,才能保留魷魚香氣與咬勁。

湯頭是古早味的關鍵,不僅熬煮柴魚高湯、加糖勾芡調出甘甜濃稠,並借助沙茶醬讓味道平衡,魷魚只取身體不用觸手,另添金針菇與筍絲(冬天改為白蘿蔔),小小一碗,勾出許多人的鄉愁。老闆另外推薦台北市罕見的魷魚嘴羹,他說:「乾貨發脹的魷魚嘴很貴,故意不去牙,讓客人像嗑瓜子一樣邊吸邊咬邊吐,吃出魷魚的另一番風味。

風吉祖傳魷魚羹在哪裡:台北市民生西路45巷7弄23號1樓/9:00~19:30/周日公休


●雙蓮古店 店老茶老味更老
IMG_8239.jpg
IMG_8239.jpg (20.39 KiB) Viewed 8331 times
圖說:雙蓮古店的蓮藕茶不希奇,厲害的是冬瓜茶與酸梅湯,老人老火老滋味。(王瑞瑤攝)

想找65年老字號的雙蓮古店很難,因為招牌字跡幾乎模糊難辨,過路客認的是從早上開到午夜的街角小攤,新奇又陌生的蓮藕茶,然而熟客哈的卻不是焢了兩個小時的蓮藕茶,而是費時又費工,一層冬瓜一層赤砂像釀酒一般交疊,前後耗時12小時才煉出來的冬瓜茶。

台北人看到蓮藕茶很難不心動,然而喝了古法熬製的茅根冬瓜茶,甚至熬煮7小時的精煉酸梅湯,蓮藕茶瞬間變平凡。雙蓮古店第二代老闆羅德雄與吳阿瓊夫婦,從10坪店看到剩下2坪,原因是道路拓寬,店面變小攤,但前一代傳承的古法十數年來未變,凌晨4時起,大火有時催發酸梅香,有時蘊釀冬瓜甜。

蓮藕茶、冬瓜茶與酸梅湯一年四季都供應,天冷了,還有溫的可選擇,吳阿瓊透露,古法不只是熬煮方法,更重要是配方,例如冬瓜茶不但濃口,裡面還加了退疹退火的茅根;私房的酸梅湯散發一股甘醇的黑棗氣息,老闆娘保證:「喝了以後,唱歌對罵不失聲、不喉痛,絕對不輸人啦!」

雙蓮古店蓮藕茶在哪裡:台北市錦西街38巷2號/8:30~24:00


●天祥蚵仔麵線 伺候麵線有一套
IMG_8255.jpg
圖說:大腸白白的,蚵仔粉厚厚的,還加了小肉羹,但仍不掩天祥蚵仔麵線的好味道。(王瑞瑤攝)

蚵仔表面裹上厚厚一層太白粉,沒滷過的大腸白白的還帶一點油,好像不怎麼重要的小肉羹也來跑來充數,乍看天祥蚵仔麵線並不特別出色搶眼,然而一旦聞到味道,驚覺碗裡真正的大ㄎㄚ,不再是蚵仔、大腸還是肉羹等小嘍囉,而是一絲絲有香氣又咕溜,想一口一口順著食道,滑進肚子裡的紅麵線。

「蚵仔裹重粉,放進鍋裡耐煮而不老;大腸不滷是為了突顯現宰豬的腸香與嚼勁,與既肥且騷的進口豬腸做區隔,至於肉羹特選超迷你尺寸,一口一個恰恰好。」32年前從一碗5元開始賣麵線的王良連與林妹妹夫妻倆,小心翼翼伺候手工紅麵線。麵線先汆燙再冷卻,然後仔細洗去表面黏液,最後瀝乾冰鎮,等待與柴魚高湯融為一體。

王良連說,賣麵線也要有良心,衛生最重要,經過處理的麵線又Q又香,任何配料都搶不走它的丰采。搭配麵線的辣椒醬也是精心特製,辣椒醬混合豆醬重新熬製,讓原本溫順柔美的滋味瞬間變身為甜美火辣。

天祥蚵仔麵線在哪裡:台北市錦西街38巷4號/6:30~17:30/周六、日公休
IMG_8246.jpg
圖說:鏡頭最前方不是長髮魔女,而是手工紅麵線,展示在外,表示麵線出眾。(王瑞瑤攝)


●蚵爹 來自雲林的家鄉味
IMG_8267.jpg
圖說:文昌宮前的蚵爹,雖然用料不如南部好,但是老闆娘加高麗菜改良的蚵爹,別有特色。(王瑞瑤攝)

早上在錦西街頭,下午轉進文昌宮前的蚵爹攤,在蔡張呅的手中炸出濃濃的下港味,25元的蘿蔔糕厚厚一大塊,35元的蚵爹高高隆起,熱呼呼塞進嘴裡,坐在捷運公園享受片刻的悠閒。

來自雲林海口的蔡張呅,在文昌帝君眼底下賣蚵爹有10個年頭,味道不是頂尖,感覺十分懷舊,她的蚵爹跟別人也不太一樣,韭菜裡混著高麗菜,這麼做有兩個理由,一是炸起來不會那麼扁,二是吃起來也不那麼臭,蚵爹包覆蔬菜的清甜多汁。

蚵爹在哪裡:上午在錦西街口,下午在文昌宮前/賣至17:00左右
IMG_8270.jpg
IMG_8270.jpg (23.02 KiB) Viewed 8328 times
圖說:來自雲林的張蔡呅,將家鄉味變成都市的希奇味。(王瑞瑤攝)


●上海脆皮臭豆腐 外酥硬裡多汁

IMG_8281.jpg
圖說:臭豆腐要聞起來很臭,吃起來很香,而且外面很硬,裡面很軟,醬汁又不能過甜,辣椒要很獨到。(王瑞瑤攝)

「哪A嫁好呷!」上海脆皮臭豆腐的牆上滿是客人驚嘆的留言,去年從路邊攤搬進店裡,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斷有人向環保局投訴:實在太臭了!臭到連桃園縣長朱立倫都跑來吃,威力可見一斑。

賣臭豆腐將近10年的女老闆宋佳玲,以台中潭子的方形臭豆腐為基礎,巧妙調整油炸火力,讓臭豆腐形成酥脆硬殼,淋上蒜汁、黑醋、醬油等,以及特製小辣椒醬,讓穿孔軟嫩的內裡增味添香,咬下去會爆漿。

店名有上海,莫非從大陸取經?宋佳玲笑得誇張表示,很多客人誤會她是「陸仔」,其實跟上海沒關係,只是吸引注意罷了。

上海脆皮臭豆腐在哪裡:台北市錦西街30號/16:00~凌晨1:00
IMG_8282.jpg
IMG_8282.jpg (16.22 KiB) Viewed 8328 times
圖說:宋佳玲賣臭豆腐,臭到被環保局開單告發,有更多傳奇故事,客人不妨跟他聊天,保證跟臭豆腐一樣精采。(王瑞瑤攝)


●雙連牛肉陳 謝長廷不吃還會想
IMG_8291.jpg
圖說:牛肉陳的牛雜湯並不雜,全是牛肉的邊肉燉煮而成,湯鮮味美,絕不輸給金春發。(王瑞瑤攝)

「招牌的炒牛肉麵一盤70元,拌炒自家調配的沙茶醬,不吃還會想咧!」從鐵路邊到巷子裡,創立近一甲子的雙連牛肉陳,在第二代手中繼續發光發熱,姊弟妯娌攜手打拼,主事的大姊陳麗華表示,從打鐵街發跡的謝長廷就是炒牛肉麵的「死忠」,每次回來必定報到,先解嘴饞。
IMG_8292.jpg
圖說:這盤炒牛肉麵讓謝長廷魂牽夢繫,不論是價格與口味都比號稱百年老店的要好吃數倍。(王瑞瑤攝)

雙連牛肉陳只賣本地牛,心腦肝髓肚肉隨時供應,由於鮮度夠,所以烹調力求原汁原味,例如炒牛肉麵的牛肉就是未經發脹,有咬勁帶甜度(不是加糖變甜變甘的那一種),所以數量雖少,牛味卻很足。

客人愛喝的牛雜湯也與眾不同,陳麗華取得牛肉修清的邊邊角角,花4至6小時清水熬煮,由於邊肉雖不完整,但多是帶筋帶膜,所以呈現自然清甜,她說:「現宰本地牛流出來的血水就很甜,不必加味精,原味就很甘美。」

長期與牛肉為伍,面對各種部位手到擒來,陳麗華最得意的是麻辣牛筋,她透露:「牛筋半浸半滷6小時,達到軟而不爛、香而入味的程度,冷藏後涼拌,咬起來還帶點脆,滋味最棒。」雖然是廣東潮州人,滷味涼拌有北方人的味道,忌糖淋醋拌辣椒油渣,既開胃又下酒。

雙連牛肉陳在哪裡:台北市萬全街40巷6號(民生西路63號巷邊進去)/17:30~24:00/周日公休
IMG_8295.jpg
圖說:牛肉陳的麻辣牛筋入味又有咬勁,爽脆又不硬口,是老闆陳麗華的傑作之一。(王瑞瑤攝)


●雙連小吃,不只這些

文昌宮在雙連捷運站的附近,雙連是台北古早味小吃的重鎮,饕客津津樂道的還有文昌宮巷子裡的小粒仔燕山鹹湯圓、民生西路上老店翻新的阿國切仔麵、日銷上萬粒的韭黃豬肉水餃、鑊氣飄香的什錦麵、口碑好價格高的雙連O仔湯;鑽進雙連街裡另有雞肉飯、肉羹一級棒的雙連街魯肉飯,以及油蔥滷肉為餡的肉包;錦西街上有一家超硬朗的花枝羹與老字號的阿城切仔麵,跨過承德路還有雙連鵝肉、雙連蚵仔麵線等,都值得一一品嘗。
cah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Posts: 1342
Joined: Sun Aug 17, 2008 5:05 am

Re: 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Post by cah »

哇.....
好辛苦地貼上這麼多的文字!!!

有機會也要來去試試看.......
CAH, The Great
apple
Posts: 44
Joined: Wed Aug 27, 2008 3:35 pm

Re: 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Post by apple »

你現在才知道喔.............. :x

文字還好,post照片才麻煩勒

我放這文章上來時剛好是4,5點時,邊放邊看

口水都快流下來

好想吃喔 ~~~~~~~~~~~~~~~~
cah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Posts: 1342
Joined: Sun Aug 17, 2008 5:05 am

Re: 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Post by cah »

感覺怎麼比故宮的好吃???
CAH, The Great
lucy
Posts: 48
Joined: Fri Aug 29, 2008 9:38 am

Re: 祈福+口福=福氣之旅第一站:台北文昌宮與雙連周邊小吃

Post by lucy »

真的口水要留下來...有我最愛的胡椒餅耶!!!
廟旁邊好多美食喔!台灣熟女最愛的活動之一:拜拜,如果拜拜順便吃吃美食,可就是最高的享受了呢!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