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穿反對ECFA的陰謀
【經濟日報╱社論】 2010.04.15 01:27 am
中國經濟崛起,全球各國正重新思考對中國的關係。東協加一(中國)自由貿易協定(FTA)今年生效,許多國家尋求與大陸洽簽FTA,趕搭這班順風車。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對全球國家都是威脅,但也是一大商機,就要看如何面對它。誠如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社論所指出:「與中國打交道是有危險的,但更危險的是拒絕面對它。」
台灣何其有幸,2008年政權再度輪替,國民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以積極態度面對大陸,推動「鬆綁與開放」大戰略,處理兩岸經貿問題,並正與大陸協商,預期今年6月前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以使兩岸經貿正常化發展。但不幸的是,在野黨極其所能的反對,阻礙ECFA的簽署,怎不令人質疑其背後有無陰謀存在?
台灣內需市場狹小,僅賴投資與消費的自然增長,只能支撐2%至3%的經濟成長率;要達到4%以上的經濟成長率,必須大力拓展出口。近年來,台灣消費與投資增長緩慢,主因出口推展不力,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節節敗退,出口規模在全球的排名,自第一次政權輪替時的第14名,倒退到第二次政權輪替(2008年)的第18名。究其成因,台灣未能參與近年區域經濟的整合,應是要因之一。
過去台灣未能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主因民進黨以意識形態治國,嚴重破壞兩岸關係,致各國不願得罪大陸,因而除拉丁美洲五國外,均拒絕與台灣商談FTA。馬總統上任後,積極改善兩岸關係,讓台灣從國際間的「麻煩製造者」轉變為「和平締造者」,而與大陸簽署ECFA後,即可化解各國的疑慮,誠如馬總統所說:「簽ECFA,等於和世界都通了。」民進黨執政時期的台灣,猶如人體任督二脈不通,全身都是毛病;一旦簽署ECFA,等於打通任督二脈,全身血脈活絡,猶如一尾活龍。
尤其,未來十年是新興國家興起的關鍵年代,更須把握此一重點時刻。根據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最近提出的研究報告,未來支撐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的中產階級,將擴張至亞太地區,全球消費主力亦將由西轉東。其中,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力在2009年占全球4%,排名世界第七,預估2020年時將驟增至13%,超越美國躍而成全球消費力龍頭。另全球視訊估測,2009年中國進口規模僅及美國的六成二,未來十年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國。中國將從「世界工廠」在未來十年轉變成真正的「世界市場」。
而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又有地理區位優勢,透過與大陸簽署ECFA,再與亞太國家及歐美等國簽訂FTA,將可排除外銷障礙,發揮台灣優勢,再展當年外銷活力;甚至可吸引跨國企業投資,將台灣當成亞太營運總部,做為進軍大陸及東亞市場的跳板,等於16年前時任行政院長的連戰所提出「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計畫」目標的落實,再創台灣經濟新局可期。
不過,在野黨極力抵抗ECFA的簽署,不僅要辦辯論會,更要辦公投,還要上街頭遊行抗爭,甚至以一些似是而非、危言聳聽的言論挑起民眾情緒,製造對立。此種為反對而反對的目的,實是懼怕兩岸一旦簽署ECFA,不啻打通經濟發展的任督二脈,讓台灣經濟重現活力,提升2012年馬英九連任的聲勢,甚至完全澆熄2016年在野黨重奪執政權的希望,因而極力阻擋ECFA的簽署。在野黨此種不顧台灣前途、人民死活的做法,早被選民看穿,台灣人民深惡痛絕政黨惡鬥、內耗,在野黨若不能改弦易轍,以政策與執政黨競爭,遲早會被選民再度唾棄。
揭穿反對ECFA的陰謀
Moderator: cah
-
-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 Posts: 1342
- Joined: Sun Aug 17, 2008 5:05 am
揭穿反對ECFA的陰謀
CAH, The Gr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