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底獄」
2008-11-12 中國時報 【梁鴻彬、陳俊雄、蔡偉祺、張君豪、潘杏惠/綜合報導】
陳水扁昨日赴特偵組接受傳訊前,特別發表演說,自比為將進入「巴士底獄」。不過,任何研究過法國大革命的人,都會覺得這個比喻實在是不倫不類。
陳水扁上午自況將被關入「巴士底獄」,晚間台北地院還在召開羈押庭時,就有部分挺扁、反扁民眾在土城台北看守所外等待,雙方並持看板互相嗆聲。
「巴士底監獄」是十二世紀時,建造在法國巴黎市中心的堅固監獄,高三十公尺,圍牆十分厚實,並有七個塔樓架著大砲,獄中還有軍火庫。十八世紀末時是控制巴黎的制高點,法國國王在其中駐紮大量軍隊,專門關押政治犯,哲學家伏爾泰也在此坐過牢。
巴士底監獄當時就被法國民眾認為是帝王專制獨裁的象徵。
一七八九年七月十四日,巴士底監獄被革命分子攻破佔領,並將監獄拆毀,展開了法國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獄」從此象徵著推翻封建制度,當時的君王路易十六在一七九三年被送上斷頭臺,法蘭西第一共和創立。從一八七九年開始,法國也將七月十四日訂為法國國慶日。
「巴士底獄」
Moderator: c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