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浮生六記」新證據釣魚台屬中國領土
2009-12-03 新聞速報 【中央社】
釣魚台島屬中國領土最近出現新證據,據清代沈復「浮生六記」佚文第五記「海國記」,詳細記錄沈復隨特使經過釣魚島至琉球的見聞,比日本的文獻早了76年。
近日又有最新歷史文物證據,海內外現存記載釣魚島唯一的古代名人墨寶,清代錢泳手抄本「浮生六記」第五記「海國記」,沉寂百餘年後再度面世。
香港文匯報獨家專訪這一佚文墨寶的收藏者彭令,揭開這一重要史料與文物發現的幕後詳情。這份文物為錢泳在公元1840年以前所撰寫。
沈復「浮生六記」,文學經典,海內外廣為傳誦;自清代光緒4年(公元1878年)刊印前4卷至今,130多年間,文化界、出版界中人一直都在努力搜求第5、6兩卷佚文。
歷史輪迴巧合的是,沈復「浮生六記」佚文第五記「海國記」,在他隨使經釣魚台至琉球200年後,在中國大陸文藏界浮出水面。香港文匯報曾於2008年6月17、18、21、24、25日連載彭令所撰的文章「沈復浮生六記卷五佚文的發現及初步研究」,震驚海內外。
時至今日,由於安全性和研究的需要,海外學者尚未一睹卷五真顏。不過,經過彭令一年對佚文「海國記」的研究後有驚人發現:「釣魚島早在200年前即歸屬中國的證據。」
彭令指出,「海國記」佚文內容顯示,1808年沈復經釣魚台赴琉球途中,對島周邊情形及方位都有詳細目擊記載。這比日本宣稱古賀辰四郎在1884年發現該島的時間早了76年。
彭令表示,該冊「浮生六記」第五記「海國記」,是清代中期著名學者錢泳的手抄本,共約6200多字。其中,「冊封琉球國記略」頁,記載有「……13日辰刻,見釣魚台,形如筆架。遙祭黑水溝,遂叩禱於天後。忽見白燕大如鷗,繞檣而飛,是日即轉風。14日早,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
他說,這段文字中,明確記述有「隱隱見姑米山,入琉球界矣」。顯然,琉球國西部領域是從姑米山(即現在沖繩的久米島)開始的,以黑水溝為中國(清廷)與琉球國的分界線符合歷史事實,釣魚台(島)明顯在中國的領域內,不屬於琉球。
清代「浮生六記」新證據釣魚台屬中國領土
Moderator: cah
-
- General of the Army / Fleet Admiral / General of the Air Force
- Posts: 1342
- Joined: Sun Aug 17, 2008 5:05 am
清代「浮生六記」新證據釣魚台屬中國領土
CAH, The Great